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_分卷阅读34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5 (第1/2页)

    引导,无法全盘控制。细思令剑伤神。



    马俊义:“你,你不怕?”



    挽莲觉得他大概经不起一个异类惊吓了,非常光辉伟大的给了这个送命题一个教科书式的答案,“救我的人,是公子。”看看看,他说的多有感情。



    马俊义看着他走远。



    挽莲将一大包玉玺遗诏之类的东西打包好,送了谢安手中。即便看到了他的尸体,谢安也有些不能相信。不能相信一个算尽天下之人,如此简简单单就死了。



    “新帝么?公子有人推荐,不过谢丞相觉得不妥,随便换掉就好。但朝堂是否能安稳他就不保证了。”



    才登基三年,就如此果断让位。该说什么好呢?



    这随便二字,真可谓相当随便了。



    谢安觉得,他要是看到新帝是挽莲,也没什么可惊讶的。但不是。



    是个籍籍无名之人,性情,最多可称赞一句稳重。



    他人穷尽一生算不得天下。结果得了天下之人,就这么简简单单一封信送了出去。



    他用三年打这天下有何用?



    为权势?那他那种人还能放弃帝位死的如此干脆?



    谢安头一次看不明白一个人。在他登基为帝之时,他曾以为他看懂了。如今看来,又好像完全未曾看懂。



    ……



    梁山伯一直想要面见马文才。



    为何?



    为这天下百姓。



    他举兵多年,即便战无不胜,可这一路,多少将士血染沙场,再也无法回家。养民生息,以德服人。他都未做到。



    姜晨如旧封了他县令,作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梁山伯身上确有可取之处。比如他治水不错,又比如他可以凭借他的德行稳定部分局势。



    初时,借由祝氏相助,他政绩优异。在流民变乱中,他因着祝英台而借到祝家粮食,成功平乱。



    可惜官场不比书院,阴谋诡诈花样百出,梁山伯不愿同流合污自诩高洁,已引得许多人不满。



    梁山伯何许人也?认定之事十头牛拉不回来。追随祝家的佃户愈来愈多,梁山伯理直气壮坚持自己的正义,认为士族与平民其实并无差别云云。



    起初祝母觉得他言之有理,听从其言提了佃户工钱。但梁山伯求得却不是银钱,而是地位的提升。他不希望看到百姓因穷困潦倒而成为奴隶,他希望双方尽可能相互体谅。一而再再而三后,祝母也极为不愉。



    她直言对梁山伯,不要因你过去的贫困而过分同情祝府的佃户。你如今也算士族的一份子,身份尊卑该心中有数。祝家家大业大,请佃户过来是为做工,不是专为同情他们的。



    什么平等而待彼此体谅?若是如此,岂非工不为工,商不为商,天下大乱。



    简直谬论。



    “挽莲将军也曾是马府侍从,娘,你可见当今陛下对他如何?陛下都不在意这些虚名。”



    祝母冷哼了声,“他曾是马府侍从不错,可如今挽莲乃是当朝一品将军,且战功赫赫。”



    两人一问一答之间,言语再次提及乱起前定下的土断政策,即便祝英台喜欢他,可涉及祝府利益,祝母因此极为不快。



    “如今战事顺利,但征兵消耗仍然巨大。朝廷实行土断,正是为编收户籍充实国库。观当今陛下,虽看着温文尔雅,但行事却是绝对的干脆利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