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浅析哈代诗作《鼓手霍吉》 (第3/3页)
law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民主和平论是国际关系里最接近于经验法则的理论”,即通过观察现实现象、根据经验得出的法则,见参考资料[2])。当然,并非所有学者都认为民主和平论一定是对的,此理论本身也有许多关于定义的问题,如:我们如何定义民主?全民公投选举领导人足够吗?还是也需要言论、集会等自由的保障?我们又如何定义战争?如果将战争的定义扩大并包括small skirmishes(边境上的小型冲突),民主政体之间是否确无战争发生?亦或是世界上民主国家的基数过小(据《经济学人》的Democracy Index统计,2023年全球167个被统计政体中,74个属于full democracy或flawed democracy,59个属于authoritarian regimes,34个属于hybrids),因而战争发生的概率也较低? 但,即便有这些源于科学角度(scientific methods)的疑问,民主和平论仍旧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以支撑民主政体导致和平的论点:即,如果一个国家的政体因权力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而使得总统的决策必须通过普选产生的议会裁定才能生效,那么如发动战争这种劳民伤财的决定,或在未被袭击的情况下挑衅别国、可能引发战争的政策决定,其被通过的几率,就要比领导人一人独断要低得多;同样的,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必须经由全民投票的程序方能当选(popular representation),那么如发动战争这种劳民伤财的决定,或在未被袭击的情况下挑衅别国、可能引发战争的政策决定,实际上极可能导致一个领导人无法连任,该领导人因而会三思而后行。因此,哈代曾对朋友提及的“文明国家”或许已经出现——即真正的民主体制——只是该政体尚未普及全球而已。 无论民主和平论是否在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意义上是正确的、可证实的,战争的可怕,其实在于它的决策者将士兵(实则是自己国家的纳税人、公民)视作非人的、无名的、无关紧要的机器零件:付出代价的是我们这些零件,而受益的是国家机器、战争机器。正因如此,我们作为一个个人、一个个个体,也应该自我反思:如果每个零件都拒绝参与,整部国家机器、战争机器都将会顷刻土崩瓦解。 本篇题“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整篇诗作控诉统治者的骄奢腐败、忧心社会危机中的人民疾苦。蔡梦弼《草堂诗话》曾云:“观《赴奉先咏怀》五百言,乃声律中老杜心迹论一篇也……为下士所笑,而浩歌自若……既不合时宜,而又不为低屈”。此实文人风骨也。捷克前总统、天鹅绒民主革命领袖Václav Havel曾说:“我们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愿共勉。 【参考资料】 [1] Doyle, Michael W. Liberal Peace: Selected Essays. NY: Routledge, 2012. https://scholarship.law.columbia.edu/books/245/. [2] ——. “Why They Don’t Fight: The Surprising Endurance of the Democratic Peace.”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2024.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world/why-they-dont-fight-doyle. [3] 飞白.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哈代诗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4] Tomalin, Claire. Thomas Hardy. New York: Penguin, 2007.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