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年见花蕊_第一回:楔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回:楔子 (第1/2页)

    北晋,元德六年,徐州管辖下的华阳县已是通往京都的要道之一,不管上京赶考的,回京述职的官员,南来的商客都会在此停留往来,近几年风调雨顺又无甚战乱,倒成了如今这富庶繁华之地。

    这年二月下旬,护城河早先结下的冰现已融了个尽,阳光照射下的河水清清洌洌,仿佛是镀了层金纱的,有着涌动的金光样子。

    虽已是春季但刮在行人脸上的风却还如冬天那般很是冷冽。相对于其它街市的繁华,城南的葫芦街就像是万花中的小草,清新脱俗,因整条街呈上小圆下大圆的葫芦状而得名葫芦街。这时卖早食的门户都已揭了门板开了早市,趁着节气儿的尾虽还是清晨,街上却已很是热闹了,多是些卖包子馒头面条馄饨的早摊铺子,蔬菜瓜果等鲜货的。

    “我的儿啊!”一声凄厉,叫的人心都跟着发颤,后头是断断续续不清的哭唤声。行人纷纷看向那里,是一家只揭下半边门板的糕点铺子,这时打里面冲出来个二三十年纪的男人,相貌清俊却眉头紧锁,只见惶惶焦急之色,身穿青灰缺胯短衫,步子急促直往那邻街跑,撞上了人也顾不得,只听他嘴里喊着“快让让,快让让----”

    有好奇的就问了“这是怎的,如此火燎燎地往那头跑?” 话一 问完邻铺就有那知道些缘由的给解了惑,道“快别问了,想是去请林郎中的,看那样儿怕是他家女儿又不好了,生下来时就瘦弱的不行,也不知造的什么孽哟,我还抱过哩!多漂亮的女娃却是个病秧子,哎!”

    原那男子便是这点心铺子的老板,姓梅名百川,爹娘老子都是下地作活的农户,却有着光耀门楣的心。想自个儿那会子家里饭都吃不上,便更谈不上读书了,现在不同了,夫妻俩勤快,把日子过得实在,这些年倒攒下些银钱使唤,虽说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是不愁吃穿用度的。半辈子就只梅百川这么个独苗苗,只把期望都放在儿子身上,六岁便送去镇上的私塾读书认字。

    这梅百川自小是在乡下村子长大的娃,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样样拿手,惯是个野的。只这四书五经学了个遍却实拿不出手来,把老子爹气的手抄棍棒就往梅百川身上招呼。打骂没少挨受,只是浑不吝。

    有那么一天,这梅百川跟换了个人似的稳重起来。一天到晚捧着个书在看,当下可就把爹娘给高兴坏了。道他是开窍了,想考功名了。考功名?梅百川有自知自明,自个儿最多会认些字罢了,正经书不爱读,更别提博功名走仕途。现今买了几本杂谈专研些个赚钱法子,为的是弄得了这赚钱买卖,好上邻村王寡妇家提亲去。

    这王寡妇早年与丈夫邓秀才恩爱非常,生下一对龙凤胎,取名邓继宏,邓美英。这英娘啊,从小乖巧听话,长得漂亮又娇气嘴还巧,总把人哄得心里软软的。邓秀才最是疼爱这小女儿,在外出门必会想着给英娘带些稀奇玩意儿和吃食回来。却不想在英娘十四岁这年邓秀才暴病而去,留给自家几亩田产和挥之不去的悲痛。对英娘来说父亲的离去仿佛也带走了一部分的温暖。从此后再不会有那样儒雅,温柔,高大似墙一样为自己阻挡风雨的爹爹了。

    梅百川想要邓美英做他媳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