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漂泊_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 (第2/6页)

这里的人经历过中国特殊的时期,那是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所以他们的经历一般都不简单。中间一栋有几十年历史的老二层红砖红瓦楼房,在建国前就是国民党政府的办公楼,两边是两排红瓦平房,院里沿屋檐种满了梧桐树,柳树和冬青树,中间有一大丛刺玫瑰和夹竹桃花和美人蕉,春天姹紫嫣红,蜂蝶纷飞;夏天,清风徐来,绿影婆娑,蝉鸟齐鸣;秋天满地黄叶风清气爽;冬天瑞雪纷飞,冰凌挂檐;何家有三间并排的平房,加一间厨房,母亲陈玉珍是妇联的宣传部长。

    二楼上住着卢大伟一家,他比何胜亮大两岁,有一姐一弟,父亲卢瑞才当时是市里的副市长,母亲游大秀是妇联的组织部长。

    何胜亮家院子对门是刘丹红家,她的父亲刘秀山是教育局的局长,mama吕云梅是妇联的普通干部,弟弟刘春雷比她小两岁。

    隔壁是冯春玫家,她父亲冯漫修是交通局的副局长,她母亲周白莲也是妇联的干部,她的经历很特殊,原来是湖北一个县城的有名的头牌商女。冯春玫爸爸当年做地下工作时,被她掩护过,后来两人产生了感情,爸爸带她逃离了苦海,参加了革命。

    李碧君家住在东边大门内侧,有一弟,她父亲李吾三是房产局的局长,母亲唐碧枝是妇联的会计。

    杨明志住在院子西南角,有一弟一妹,他继父魏达明是计委主任,亲生父亲原来是解放军的一个营长,1946在战斗突围中牺牲了,她母亲郑文英原来是孤儿,但很早参加了革命,有一双三寸金莲,这双小脚走千里,怀着杨明志挺着大肚子随军突围到陕南,历尽艰险。

    瞿志高家住在中间小楼房的一层,有哥哥jiejie,他父亲瞿红武是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他还是个老红军,由于文化不高,所以虽然资历很老,但是级别并不太高,就是行政11级。母亲刘敏是市妇联的主任。妇女联合会是和工会共青团平级的群众团体,事业单位编制,它负责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管理最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妇幼保健站。

    这几个孩子年龄差不多,就相隔几岁,从小就在一起青梅竹马地玩耍,刘丹红,李碧君,冯春玫这三个丫头,从小就长得聪明伶俐,乖巧漂亮,被人们誉为市政府大院里的三朵金花。

    人最初开始记事,大约是在5岁。何胜亮人生最开始的记忆始于幼儿园,时值冬季,一个大大的房间里摆了三十多张童床,中间放一个带铁皮烟囱的大火炉,中午午睡时,他好奇地看睡在旁边叶阿姨的花裙子,又看墙壁上的凹凸纹路,想象出各种人物和动物的形状。更清晰的记忆是大约在57年,那时反右和大跃进运动,街上不时传来喧天的锣鼓声,红旗招展,人们抬着各种产品来游行庆祝,再就是机关甚至宿舍大院墙壁上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他看不懂大字报的内容,但是也嗅到了那种斗争的气息。

    院子后面是机关食堂,有几个炊事员,两个带烟囱的烧煤大灶,一个蒸饭,一个炒菜。食堂内有20张饭桌,大约可以坐一两百人,屋顶的红瓦上有排气窗。六岁时,何胜亮曾经调皮的爬梯子到屋顶,机关干部们当时正在会餐,他居然从气窗向下拉屎溅到饭桌上,引起轩然风波,大人们哭笑不得,对这个顽皮的小孩无可奈何。何胜亮长大以后,常常和小伙伴们将在外面抓回的麻雀用泥巴糊了,丢到食堂的炉膛里,等泥巴烧干了,里面的麻雀也熟了,小伙伴们就掰开享用。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大约有几个月吃不上白米饭,天天吃那种晒干的茄子,在食堂的地上干茄子堆得有一米多高,以后何胜亮见到干茄子就要作呕。他喜欢看炊事员蒸饭的过程,感到十分舒服,那是一个2米×2米的木质方蒸笼,分成5层,然后有一两百个黄色的上釉碗钵,炊事员将每个碗钵里放入洗好的米,然后又加入适量的水,就盖上盖子蒸,大约半小时后蒸好了,满屋的大米的香气,那时的粮食也没有用化肥和农药,吃起来特别地香。

    过年过节时,食堂常常还要杀猪,何胜亮亲眼见到那一幕杀猪的场景。一只黑色大肥猪被几个人连追带赶地抓住,将四脚用绳子捆住,那猪知道自己死期来临,拼命地嗷嗷嚎叫,令人心痛。炊事员老王是个山东大汉,力大胆大,他叼着一根香烟,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用一把尖刀猛地刺破猪的喉咙,顿时猪血像喷泉一样喷出来,他拿一个大的盆子接猪血,血尽了,猪也不叫了,眼睛却还泪汪汪地睁着。然后将这只黑猪放进一个装满开水的大盆里翻泡,泡后再用一把刮刀将全身的猪鬃刮掉,这黑猪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