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篇西北望(为盟主知还需行加更) (第4/4页)
r> 奚季虎看了看马车,又看了看马车前的吴泽,叹息了一声。 “何苦携家去那塞外苦寒之地?” 吴泽道:“姑父切莫如此说,或许我在西域担任王相时,舅父还未任相呢。” 吴家亦是开国元勋,当年治关中、守长安,吴潜功劳甚大,吴泽作为其孙,只要按部就班,一世前程稳当。 而随高昌郡王西去之事却是险中搏前程,多是些寒门出身的文官愿往。 但吴泽却担心旁人有私心,不懂得教郡王心向中原,因此执意前去。 “教化西域、为国家稳固疆土,吴家若不往,谁往?” 此时,奚季虎目光看去,见吴泽脸上带着笑意,眼神中却俱是坚定之意,终是不再多说别的。 “也好,为国出力,在何处都是一样。” 前方响起了鼓乐声。 那是御驾前来为廉希宪送行了。 吴泽向奚季虎告了别,往宫门处迎了李长绥。 “先生!”李长绥哭道:“我不想走……” “殿下小小年纪能为国出力,许多人还求而不得呢。”吴泽颇有耐心,语气平和,道:“我给殿下说几个故事吧。” “什么故事?” “……” 各种喧嚣声中,队伍渐渐列好,准备出发。 廉希宪也拜别李瑕。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保护好殿下周全。” 李瑕点点头,目光向天边看去,喃喃道:“陛下也好,殿下也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反而是你怀里的种子,才能改变百世人的命运。” 廉希宪不由愣了一下。 他目光看去,第一次看到了李瑕鬓边有几根白发,遂想道,陛下还是不舍的…… ~~ 春去秋来,转眼又过了三年多。 建统十三年,十月中旬。 凉州。 廉希宪批阅着公文,脸上始终带着凝重之色。 近年来,海都气焰愈炽,对察合台汗国之地虎视眈眈,愈发频繁地出兵尹犁。 兀鲁忽乃数次求援,廉希宪也已遣兵出玉门关、并支援钱谷。 只是有了西域的缓冲,朝廷终究还没正式对海都宣战。 海都或许也是吃定了这点,如今连汉人商旅也开始被频繁劫掳,这条丝绸之路已是彻底走不通了。 换言之,哈拉和林完全取代了长安在东西商路上的地位。 批阅完了这些消息,廉希宪却又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御旨。 旨意很简单,天子将西巡。 算时间,这几日或许便能至凉州。 “制使。” 门外忽传来了一声通传,廉希宪倏然起身,下意识便整理了衣袍。 果然。 “制使,快出城迎驾吧!” …… 李瑕不是第一次来凉州了,进城之后还看到了很多熟人,如蒙古将领马戈、维吾尔将领德苏阿木,以及如今负责西北军情的俞德辰。 巡视过军营,李瑕与廉希宪回城的路上,道:“军心可用,但朕更关心的是马政与民政,善甫兄经营得如何了?” “臣也想请陛下吃一餐饭。” 李瑕抬手比了个三,道:“上次在长安,朕请你吃饭花了这么多钱,你莫小气了。” “陛下放心,必能让陛下满意。” 队伍回到驻跸处,才坐下没多久,廉希宪便命人端上了几道菜肴,显然是早有准备。 盘子被放在桉上,李瑕目光看去,没有动快,却已点了点头。 “这是烤玉米,这是土豆烧羊rou,臣已种植三年,土豆今年已是第二季收成,之前多留种子,如今已能食用……” 廉希宪介绍到最后,郑重一揖。 “臣还记得陛下的金口玉言,今西北形势愈发危急,臣请伐海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