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5 (第1/2页)
较害怕的。毕竟自己只是混饭吃的娱乐记者,又不是将上战场当荣誉的时政记者,犯不着啊。所以杰德只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只能在玫瑰城堡里关注电影的最新情况了。随着十点的到来,第一批观看的美国观众已经陆续离场。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利用手机连接imdb和烂番茄的用户也越来越多。好在杰德早就为这些网站推出了简单好用的版,因此看完电影出来立刻打分成了不少美国观众的习惯。由于imdb的专业性,所以烂番茄才一直是全美最活跃的专业电影社区。仅仅半个小时,登陆烂番茄站的用户就高达数百人了。没有出乎杰德的意料,评论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在观众投票中,大部分的观众选择了中等的分数,给予的评价也大多是有些无聊、场面不错但是情节太累之类的话语;而相较在影评人方面,这部电影的分数几乎都在高分推荐的范畴,影评人给出了年度佳片、政治批判电影的新巅峰之类的誉美之词。讲述了一个威权统治下的国家,虽然这个国家被定义是英国,但很多人却认为沃卓斯基姐弟是在暗讽另一个国家。在这个英国里,所有的政客都是表里不一的人担任国家宣传喉舌的人居然是国家一直在打击的同性恋者;而作为国家精神支柱的神父居然是一个恋童癖;而所谓的最高统治者一方面要民众节约,另一方面自己却享受着奢侈的食物。在这个国家,所有的艺术创作都被消灭了。不准欣赏国家规定之外的音乐、文学和美术作品,甚至提及他们的名字都是可以入罪的刑罚。执行国家法令的警察全是流氓,以国家的名义随意奴役和惩罚这个国家的人民。在极端的恐惧之下,所有人都将自己的良心和同情心藏了起来,只有一个叫v的人却试图唤醒人民的良心而努力。他没有盟友,只有敌人,甚至连他所拯救的女主角都不支持他。即便女主角被国家机器数次打压,但她依旧拒绝反抗,甚至想从男主v这个安全的避难所逃走。直到她真的被国家机器打压到无可反抗的境地时,她才知道她在男主角身边的日子是多么可贵。她觉得这才是她要的生活,她觉得这才是人民需要的生活。于是她真的成了v的盟友,而在v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抗争的行列来。只是这样的电影注定必须是个悲剧,所以v必须死去,必须在最终任务完成前死去。最后是女主角在本片最大的男配角,同时也v最大的敌人面前将v的死亡地铁发动起来,让v去完成他最后的任务。只是此时的警长已经不再是v的敌人,而成了v的信徒。沃卓斯基姐弟在电影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元素,首先他们将原本是英国民主进程中的反派人物盖伊福克斯逆转成拯救民主的象征;而作为英国民主基石的英国议院则成了专制的堡垒,最后用炸掉英国议院作为民主的胜利。当然,作为正义斗士的v居然喜欢中老教父所热爱的红玫瑰,而同时玫瑰又是英国和美国的象征。玫瑰是美国的国花,而同时玫瑰徽章则是英国王室的象征。片中太多的元素和片段给了影评人无限发挥的素材,因此成了全美思想界和电影节最热的话题。当然,杰德也在博客上跟风写了一篇评论。如果我说这部电影讽刺的是美国,或许没有人相信,只不过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个哈姆雷特,而我的严重也有属于我的。从九一一事件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