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7 (第2/2页)
个虚职,不沾染半点官场事宜,一心做个钻研学术的老夫子。他在给燕清的那封信上,先对燕清的看重、厚待和赏识表达了深切的感谢,再清晰明了地阐明了自己的意向——“……承蒙司空盛情相邀,然在下微寒之躯,并无青云之志,实不愿受。”燕清毫不勉强,提笔回以:“人各有志,义不相屈。”结果见大司空都这般好说话,就有人动了心思,对荀彧自称抱病,生活难以自理,不方便办些辛苦差事,要择些轻松活计。荀彧日理万机,也没功夫一一核实,可有样学样的多了,他就不可能再被蒙在鼓里。碍于都是些大族出身的士子,恐燕清另有思量,他暂按下不发,而先向燕清请示。燕清一扫之前的和蔼可亲,冷冷回道——既然胆敢装病,就先请大夫上门查清真假,若是假的,也不必拆穿,给他们每日三回多加黄连的滋身汤药养着,切记派兵士去督促慰问,保证喝得一滴不剩。荀攸却摇了摇头:“主公还未读完罢。”“确实只读完标了‘紧要’的那几封。”燕清笑吟吟道:“公达何故欲言又止?”荀攸道:“荀兖州于赠予下官的家书之中,曾提及蔡伯喈虽为挑明,却的确有意将女儿相嫁主公,修秦晋之好,只不知主公意下如何。”蔡文姬?燕清一愣。这么说来,在这条经他改动过的历史轨道里,蔡邕流亡刚刚结束,并未被董卓强行正着,那要返回相对安逸的陈留故里,再被贾诩发现,去拜访走动,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蔡文姬去年才刚及笄,随父亲颠沛流离,并未嫁予那早早亡故的河东卫仲道。毕竟是个史上有名的才女,燕清下意识地就想多了一些,并未立即开口拒绝,落在别人眼里,就像是他略有意动,在认真考虑是否要接受了。而一直屏息静听的吕布,冷不防地听到这么一条后,在这无比漫长的等待当中,已是如坠冰窟,手足冰凉彻骨,浑身似坐在针毡之上,脑中嗡嗡作响。作者有话要说: 放一放可能会有人感兴趣的书单w也是我为了写这篇文所看的书了。必须坦白其中有三本我没看完,就快速翻了一遍,其他是比较仔细读的,有些还做了做笔记。三国演义、三国志(裴松之注)是肯定要的……1.刘鸿轩2.吕思勉3.潘吉星4.曾仕强5.6.宿巍7.易中天8.易中天品三国(B站有全集)9.10.11.12.13.14.15.最喜欢的是1、2、8.7跟8的内容大致一样,部分细化讲了讲。第102章心仪之人就在吕布紧咬牙根,于热油煎熬中渐渐生出绝望的时候,极熟悉的那道悦耳声音发话了:“承蒙蔡老厚爱,我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