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7 (第1/2页)
么,内宅阴凉,怕孩子体弱容易染恙,四嫂多看着些也就是了。”绣帕是上好丝缎,本身质地平滑,能把帕子攥成那样,说明心中必然有极深的怨气,高门大宅里这种争风吃醋乃至祸及子嗣的事情并不少见。轻描淡写一句话,但那拉氏极聪明,立时听出其中的弦外之音。胤禛也微微皱眉,他从小在宫里长大,又怎会不明白。廷姝没有说话,低下头看着自己旗装上的绣纹,心中暗自庆幸如今胤禩王府中只有宝宝一个子嗣,若不是张氏不能生育,只怕现在她也要时时提起十二分紧张来防范。女子本弱,为母则强,李氏虽然可恶,但又何尝不是可悲。沈辙劝胤禩自污以求自保,却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弹劾胤禩的折子便已被呈上御前了。折子自然都是御史上的,但这里头又大有乾坤。一直以来,御史的地位都是微妙而超然的,纵然明朝那般喜欢动辄杖责大臣的,也很少随意处置御史。不以言获罪,是历朝历代的不成文规矩,满人马上得天下,入关之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已令汉人心生恐惧反感,为了加强统治,自然要将汉人的规矩搬过来,这其中也有对御史的优待。而在康熙三十五年之后,众皇子逐渐拥有自己的势力,暗中角逐,御史自然也成了各方利用的工具。正如此番上奏弹劾胤禩的折子,已经无法揣测上奏者的用意,究竟是真正的士林清流,还是受人指使。一开始的折子,只是告胤禩在吏部“无所事事,一无建树”。渐渐地,内容变了味,连“故作无为,实则笼络人心,施恩结党”这样诛心的话也出来了。康熙只是将折子留中,却没有斥责上奏的人,态度本身,暧昧而令人玩味。老九、老十和十三等人暴跳如雷,要为他出头,被胤禩按住了。本是自己想做的事,如今有人帮他做了,岂不省心。胤禩挑了个日子,只身求见康熙。进了西暖阁,便撩袍子跪下。“儿臣是来请罪的。”第116章自请康熙放下朱笔,眉头一挑。“你何罪之有?”胤禩眼观鼻鼻观心:“儿臣受人弹劾,故前来请罪。”“这倒新奇,若是无罪,又有何罪可请,莫不是你做贼心虚?”康熙的语调是调侃的,半带着玩笑的意味,胤禩却没有跟着笑起来,只是垂了头道:“折子中的内容,半真半假,儿臣此来,便是澄清假的,认罪真的。”“什么是假,什么是真?”“自接掌吏部之后,日复一日,没有什么大的长进,确实有懈怠之嫌,只是儿臣自小也没什么雄心壮志,又如何会去想着要做那些笼络施恩,大逆不道的事情,上折子的人,未免也太高看儿臣了。”他的语气淡淡,并没有什么不满,康熙从前不喜他这种做派,只觉得有时候毫无破绽,反而显得城府深沉,让人看不透心事,但这些年见他额娘早逝,膝下子嗣单薄,废太子时也不曾趁机生事,才觉得自己疑心已是太重了些。早年父慈子孝的日子一去不返,儿子们一个个长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