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万岁_第177章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现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现身! (第3/3页)

作者是不是叫弗拉哈迪?”我结结巴巴道。

说弗拉哈迪的作品是电影,是不确切的,正像说他是导演一样。

海斯惊讶地看着我:“你怎么知道?!”

晕!在后世,只要提起

迪,对电影稍微了解的人,谁不知道?!

大名鼎鼎的纪录片之父!被定义为纪录片鼻祖的大神级的人物!我能不知道吗?!

弗拉哈迪祖先是冰岛人,后来搬到了美国。1896年,12的弗拉哈迪跟着父亲的雨湖地区开采金矿,父亲把他送到矿产学院,但是他没有能够毕业。1910年到19年摄了一组关于爱斯基摩人的胶片,但是后来这些胶片被意外烧毁。1920年,弗拉哈迪受到巴黎的毛皮商雷维隆兄弟的资助,带着两架摄影机再次前往加拿大哈德森湾拍摄一部反应北极生活的影片。

1920年,在好莱坞流行着一些反应喜欢看里面与自己仿佛两个世界的人的生活。弗拉哈迪之所以拍摄这部电影,完全是赚点小钱花,但是他自己没有想到这部电影给后世带来的革命性的影响。

1922年,弗拉哈迪的这部电影完成.卖给派拉蒙公司发行,但是人家对他这么个没有多少剧情也不能逗人发乐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便拒绝了他。关键时候,又是雷维隆第兄弟资助了他,他们出钱租下了纽约的国会大厦剧院,并且出钱为这部电影做了宣传,结果,首映的第一周,就赚下43000美元。

这部电影在当时形成了轰动,在很多国家放映都取得了成功,观众喜欢里面展示出来的那种异常真实的生活,看厌了摄影棚里布置的粉饰造作的精制电影,这种虽然粗糙但是闪现着真实光芒的活力四射的新的电影方式,赢得了他们的衷心喜欢。

与此同时,弗拉哈迪的卓越的艺术天分,尽管没有引起好莱坞电影公司老板的注意,但是却在一小部分艺术电影爱好者那里,得到了承认,他电影中弥漫的那种深刻、真实,那种以以往所有电影都不同的眼光,让很多艺术电影的爱好者们大为惊叹,他们认为弗拉哈迪让人用一种全新的电影眼光重新看待这个世界,虽然他们不知道弗拉哈迪的电影早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而是纪录片其实这个词语,是格里尔逊为写评论的时候首次使用的,但是他们知道这个人对于电影史的价值。

后来历史的发展,证明了他们的看法。弗拉哈迪定下来的电影拍摄准则,成了纪录片的法典。至于他本人,除了被人称为纪录片之父之外,更是被纪录电影人看成了不可超越的神。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这部电影弗拉哈迪早在1925就开始拍摄了。的成功,让当初拒绝弗拉哈迪的派拉蒙公司后悔不已,他们的一个制片人其实是个三流制片人找到弗拉哈迪,塞给了他一笔钱不是很多,让他想去哪就去哪,只要给他们带回来一部和一样的电影就行了。

派拉蒙这样做,完全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挣到了钱,眼里只有钱,是派拉蒙人的一贯作风,艺术性在他们眼里可有可无,但是赚钱是必须的。弗拉哈迪带着摄影小组来到了一个岛屿上,便拍摄了这么一部电影。

结果是,这部电影没有为派拉蒙公司挣到钱,弗拉哈迪也因此受到了训斥,但是这部电影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甚至和一起称为了纪录电影的丰碑。当然,弗拉哈迪的艺术天分是它后被人称颂的关键,而让后人对这部电影印象深刻的是,一代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在评价这部电影的时候,第一次称呼这种方式的电影为纪录片。这个词语一直延用下去,开辟了一条和传统电影迥异的道路。

不过在1926年的好莱坞,弗拉哈迪|l的电影理念,在这里行不通,对于电影公司的老板来说,一个不能赚钱的导演,无论他多么的优秀,他们也是不会出钱养他的。所以当海斯听我一下子说出这部电影的作者名字的时候,他感到万分惊讶也就不足为奇了。

“安德烈,这部电影连我都没有听说过,你这么会知道?在说这个人也是个小人物呀。”格兰特也很是好奇。

我耸了耸肩:“我和你们这些老爷们不一样,你们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等待别人送上门,我可是不停地东打听西打听的,当然知道的比你们清楚一些。”

“海斯先生,我想见见这位弗拉哈迪先生,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他?”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问道。

海斯哈哈大笑:“这有什么难的,等会儿吃完饭我就带你去!”

第177章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现身!在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