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仙记_分卷阅读105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56 (第1/2页)

    去鲁地的原由。

让乔木不用担心,有鲁地的氏族接应,危险性虽然有,可不大。

燕少城主在信里说了,不光是因为燕城需要大量的粮食,而是他见鲁地百姓实在困苦,所以才把谷种送往鲁地的。

乔木感叹自家男人还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都开始为天下百姓考虑了呢。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跟着进步进步呢。不然跟不上燕阳的脚步了。还怎么夫唱妇随呀。

至于说同鲁地氏族合作,那也是没有办法,燕城主若是把谷种直接给百姓的话怕是没人耕种,直接就进了肚子了。

而且没人组织,没人教授种植之法,光有良种也无济于事。

鲁地同燕城不同,官府的职能同氏族们的势力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燕少城主不得已,才暗地里联系了鲁地的氏族们。

当然了最大的氏族还是鲁氏。没有他们的暗中合作,燕城主在鲁地做什么都要艰难许多。

秦氏就是鲁氏的前车之鉴,燕城主放出去风,要大量耕种稻谷的时候,鲁氏就找人同燕少城主接头了,

同燕城这边一样,燕阳出稻谷,出技术,粮食四六分成。

燕城要收回稻谷的十分之四,条件对于鲁地苛刻了些,不过都知道燕城的稻谷产量高。

耕种稻谷氏族们还是有赚头的,关键是鲁地的百姓们能够缓口气。

而且燕阳说了,第一年试种,他可以先收两成,等第二年的时候,连同头一年的两成一同收回来,这无疑对鲁地来说是救急的。

鲁氏当先就答应了燕阳的条件,其他的氏族跟着就点头了。不答应鲁地就要同秦地一样,百姓都去做流民了,大片的土地荒芜没人耕种。

说白了,鲁地若是如秦地一般了,他们这些氏族,不去京都就得去燕城,到时候还是要投靠别人。总不如在自己的地盘上踏实。

到了京都也好,燕城也好那么多的氏族,还能有他们什么事呀,到时候一个家族泯灭复兴那都激不出来什么浪花的。

如鲁氏一般大家都盼着鲁地能缓过这口气。

至于说京都那边的赋税,什么的,大家这时候都不考虑了。

鲁地百姓都要成秦地那样的流民了,还说什么赋税,真的要收的话,就直接说鲁地如秦地一般,十室九空好了。有本事你去秦地收赋税呀。

鲁氏同燕阳接洽的当家人就是这么说的。

燕少城主听这口气,就知道鲁地虽然没有如秦地的秦氏一般,要同京都的齐氏你死我亡,可当初四个氏族之间建立的默契已经不在了。

齐氏的威望除了在京都还有点影响之外,其他的根本就不用指着了。

燕城就不说了,燕少城主一个人的态度就可以代表燕城,

秦地出来的流民,随便拉出来一个对京都齐氏都恨得咬牙切齿的。

鲁地就是一声冷哼。燕少城主也不要求人家表态什么的,不过心里真的明白,齐氏的名望名存实亡,根本就没人那他们当回事了。

燕少城主身心舒畅。京都齐氏看你们还怎么折腾,竟然敢把心思打到我燕城来了,我燕氏的媳妇,那是你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