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57 (第1/2页)
对多方势力制衡,对朝堂事务的处理等等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简直一日千里。风贺响响除了因为限于年岁和阅历的不足,许多事处理起来会显得盲目冲动,考虑不周,做事不够圆通老成,尚不能兼顾多方利益外,风贺响响在这样的年岁,在这么短的习政时间内能达到如此水准,其实已经让贺月觉得非常满意了。尤其令贺月欣慰的是,大约风贺响响在他身边长大,自小听多了耳薰目染,对自己的多数政见和方略,都表示理解,拥护,和支持。贺月想,当自己百年之后,正需要这么一个在国家政策政令,执政方向跟自己一致,可以承前启后的继任者,这样才有利于凤国的持续发展和繁荣。绍元帝之所以不惜降贵纡尊地为凤军将领们接风洗尘,设宴款待凤国的一个将军,其用心也是为了想从风染这里探听一些消息,试探凤国对喆国独存的态度。风染拒不赴宴,却派了自己的儿子前来,绍元帝本来觉得失望,现下听了风贺公子的一番极有见地的高谈阔论,不由叹服,不由对风贺公子刮目相看。第450章父慈子孝绍元帝风贺响响想得多,想得深,如果换风染来赴宴,风染绝对不会跟他进行什么时事剖析,更不会冒昧地对他提出任何建议,风染要想表达这种意思,多半会直接带兵压境,直接逼迫合国,可是,这么一来,绍元帝不是主动要求合国了,将来王爵是王爵,但一定不是像阴国那样的镇国王。绍元帝不大相信风贺响响的言论和行动,出于自己的见解,他猜,大约是风染派儿子来点拨自己,风贺响响的话应该都是风染教导的,风染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想兵不刃血地合并掉喆国。喆国兵力再弱,再是不堪一击,一旦开战,也不能任人鱼rou,凤喆两国总得死不少兵卒,从朝堂外交一途进行游说合国,才是策。然而,绍元帝细想风贺响响跟自己的分析,觉得其大有道理,自己的处境,确实只有主动请求合国,以取得类似阴国那样的地位和待遇,才是之策,才算是识时务。早在听闻凤军把汀国一路追杀到五里店,并逼迫汀国宗室答允合国时,绍元帝考虑过自己的处境,正是因为处境甚忧,正是因为惶恐不安,才会在皇宫设宴款待风染,想从风染嘴里套取凤国对喆国的态度。绍元帝以为风贺响响所言,都是风染授意,那么风贺响响说的,将是凤国对喆国的态度和立场。喆国合并入凤国,没有半点可商量的余地,能够商量的只是喆国主不主动而已。喆国跟阴国一样,国小贫瘠,一直躲在汀国,阴国和索云国三国后面,东面跟简国隔赤麟江相望,周边国家都不是好战之辈,边防相对平静,同时不免安于享乐,便得国家积贫积弱。绍元帝亦正当盛年,不算昏聩,以前见识了索云国废除旧法的成果,还颇有跟进变革的想法,是相当有决断之人,晚宴未终,便与风贺响响达成了喆国请求合并入凤国的口头协议。史记:靖乱十三年冬月廿七日,喆国绍元帝向凤国三皇子风贺公子表示愿意将本国合并入凤国。随后,由风染派出随军武参赞跟绍元帝草签了合并协议,火速送回成化城,贺月又火速派遣了大臣前来跟喆国商议签署合国协议。风贺公子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绍元帝主动合国之事,在凤国朝堂传为美谈,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