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43 (第2/2页)
还记得七安先生的,记得七安先生的好,记得七安先生的厉害,只是……像徐先生一家一样,每隔一段时间来这里看看的也只有徐先生一家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读书人品行端方吧!那人喊完“徐先生”便叹了口气:“七安先生许久没来了呢!”徐长山点了点头,复又看向那靠着板车和民众聊天的匈奴人:“他们做这件事多久了?”旁人这才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七八天了吧!”“一开始大家都不肯去,怀疑匈奴人下了毒要害他们,后来见那匈奴人自己吃也没事,便有人拿了,之后大家也都拿了。”“其实认识了几天,发现这匈奴的左贤王人还不错,生的白白净净,人也和气……”“是啊,他叫智牙师吧!人挺好的呢!”……听着百姓交口称赞,徐长山先生的表情却愈听愈发凝重了起来。第六百六十五章听之不过几天的光景,现在百姓已经不排斥匈奴人了么?或许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眼下百姓只是觉得智牙师不错,但长此以往,不排斥匈奴人也是早晚的事情。徐长山先生本能的觉得不对劲,但又知道此事十分棘手,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说。说匈奴人接济百姓不对么?这话不说直接质问匈奴人,就是放在朝堂之上也寻不出什么差错来。一旁有个少年人开口了:“徐先生,您觉得匈奴人好么?”徐长山看向这个出声询问的少年人,见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十六七岁的少年人,这才叹了口气,看向已经推着板车离开的匈奴人道:“匈奴来我大楚边界烧伤掠夺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不管如何,都不能抹灭这个事实。”一旁与徐长山先生搭话的汉子怔了一怔:徐长山先生是说不能受匈奴人的恩惠么?当然徐长山也不会说的这般明显,只是感慨了一句,转身走了,背影有些踉跄。国土之上在征战,这对于离战场千里之遥的长安城几乎没什么影响,长安城的百姓照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一日三餐而劳作。朝堂之上,战报连连,一开始确实捷报频传,虽然有输的,但胜者更多,明宗帝脸色也好了不少。前线事多,朝堂政事紧张,就连阴阳司,原本以为过了中元节会轻松上不少时日,但鬼祟不再频繁作乱了,天子却有了新的要求。“朕要你们助我大楚一臂之力!”明宗帝召见了如今在城的所有阴阳司天师,坐在龙椅之上望来,“昔年,张鲁道为阴阳术士,替太宗打下万里江山,尔等同为阴阳术士,朕不要求尔等能与张鲁道比肩,但凡所学,当尽为我大楚所用。”跪了一殿的天师们层次不齐的回应:“是,陛下。”卫瑶卿低着脑袋跪在后头,听上头的明宗帝安排善奇门遁甲者即刻起赶往千里之外的肃州府,听肃州总兵林萧和调遣。好在当时,她上报自己最擅长的是点煞除恶,所以明宗帝没有胡乱安排她离开。才安排了几个,跪在最前头的李修缘突然出声,蹙眉:“陛下,前朝余孽不得不防,若是那些人与那陈贼练手,我大楚危矣。”明宗帝一甩袖子,不以为意:“不是有你阴阳司呢么?难道我大楚阴阳司会惧怕那前朝余孽?”明宗帝说罢起身,近日来阴晴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