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乔颐_分卷阅读12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2 (第2/2页)

r>每日从城中往外拉尸的车子越来越少,拉出去的尸体越来越少。城外几个焚烧尸体的大坑才渐渐的熄火了,坑中还有零星的火花在跳跃,这一场瘟疫在死去了这么多人之后,才慢慢地接近了尾声。

城中的一些商铺和茶馆酒楼重新开了门,街上出现零散的小摊子,有小贩出摊做生意了。

“开-”

到二十八的这一日,城门重新打开了。

原先堵在城门口的车马和队伍不知何时都已经散去,那些高门世家的人都悄然地返回家中去了,装作从未到城门口去嚷嚷过那般。这些世家的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单早已经列到纸上,这一张纸已经放到了明王府的案桌上,等待明王殿下查看。

街上仍有官兵在巡视,一旦发现有神色不对之人一律都带走。

城门处的守卫严格,有重兵把守,对过路车马和行人都进行严格的搜查,以防止有染上疫病的人出城或者是入城来。

自那一日城门关闭后,不少的百姓被关在城中不得归家,直等到如今城门打开了,这些住在城外的百姓们纷纷的排着队想要回家。也有等在城外的车马和队伍是想要京城的,如今城门好不容易打开了,这些人都纷纷排着队进城。

“爹,爹……阿娘,爹回来了……”

站在门外的小儿远远的见到父亲回来,往屋里喊道。

在屋里的妇人听到了,忙的放下手中的布巾,匆匆的赶了出去,往小路跑了过去,夫妻两个人手拉着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两眼泪汪汪。

“回家,咱们回家了。”妇人摸了一把脸上的泪,拉着相公和孩子回家去了。

直到这一场瘟疫过去之后,停了这么长时间的早朝才恢复了。

尽管皇帝不想承认儿子这一次处理瘟疫一事处理得很好,但是事实就摆在那里,容不得皇帝不承认。弘帝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夸奖了儿子处理瘟疫有功,此事做得好,当赏。

“父皇,此次的瘟疫能够得以控制和治理,并未是儿臣一人的功劳。”明王提到了相国寺的圆慧大师和僧人,还有下面的将士和士兵们,最后还提到了他的小王妃行医救人一事,最后说道:“儿臣以为,此番当记众人之功,而非儿臣一人。”

站在大殿之上的百官们听到明王的这一番话,不少人的心中对明王都是带着赞赏,明王回京之后的所作所为众人都看在眼中,为人处事不骄不躁、行事稳重,心胸宽广,有容人之心,这都是作为一个储君必备的要求。

在不少大臣们的眼中,他们都认为只有先后所出的明王才是正统,才是最应该被封为储君,日后接管这大燕的江山之人。这也是为什么萧贵妃和安王努力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让朝中所有的官员们支持他们的原因,并非是所有的官员都不懂得明辨是非、颠倒黑白。

嫡就是嫡,庶就是庶,庶子永远都不能爬到嫡子的头上去。

若是庶子可以爬到嫡子的头上去,那不是乱套了?此事事关到正统,事关到他们这些大家族族长的位置和世家几百年的命运,这也是为什么不是满朝的官员都支持安王的原因。

有大臣站出来说话,“皇上,此次城中的瘟疫得到控制,众人都出力不假。不过微臣以为,此次明王领导有方,处理瘟疫一事得当,当记明王一大功。”

“是是。”下面有官员应和道。

听到众人的话,谢安的心里怄得要命,若是当初父皇让他负责处理这一次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