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她不甘心! (第1/2页)
1. 她不甘心!
大丰七年,君王昏聩,终日沉迷于酒香美色不理朝政,朝堂由宰相宋廉把持。宋相更是残暴,为满足私欲,常于民间横征暴敛,恰巧又遇五十年难遇旱灾,赤地千里,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屡见不鲜。 大丰八年春,以霍家为首的三路义军揭竿而起,以吹枯拉巧攻城略地之势,占据东、南、北方二十四郡,与朝廷分庭抗礼。 朝廷为镇压义军大肆抓捕壮丁填充军营,上至六十老翁下至十二岁少年,但凡不从者格杀勿论。 入眼望去,中原地界满目疮痍狼烟四起。 虞薇家就在北方霍家义军与朝廷对弈的平城郡边缘,经营着一家破旧的小酒馆。虽因地界特殊,常遭朝廷义军两方欺凌,但相交于其它流民至少有个落脚点,有个可以饱腹的营生。 唯一令虞薇父母恐慌的是,虞薇的弟弟虞期还有三月便年满一十二,按照朝廷规定,该充军上战场了。 昨日霍家军递战书至平城郡守城守城军催战,守城军高挂免战牌避而不战,两方人马于城池内外僵持不下。为避免两军开打伤到酒馆旅客,虞家一早起床便关了门,只招待店内已有的几位客人。 年芳十六,身穿麻布素衣的虞薇坐在灶台下帮忙烧火。柴火噼里啪啦地响着,灶上就冒起袅袅水雾,锅开了,鸡rou香味扑鼻而来,馋得虞薇吞了口唾液。 忍住,这是甲字房客人点的,跟她没有关系。不仅锅上的这只跟她没有关系,家里所有的鸡都跟她没有关系,都是用来招待住客之人的。 耳边响起阿爹阿娘的谈话声,阿娘担心阿期,怕他被朝廷抓走,那么大的孩子上了战场只能是炮灰,商量着要不要将阿期送至霍家军。 换得阿爹吹胡子瞪眼,“那霍家军就是好的?你难道不知霍家军前些日子在邺城死了多少人?那可都是些刚长成的孩子啊……” 阿娘急得直哭,“那那那那,那该如何是好呦?听说霍家军前些日子伤亡惨重,朝廷又派兵增援平城郡,万一霍家军输了,我们阿期岂不是……” 虞薇听得心疼得厉害,阿爹阿娘素来疼她和阿期,去年冬天家里只剩半袋麸康,有人撺掇阿娘将她换了别的孩子来吃,都被阿爹阿娘赶跑了,后来阿爹偷偷去坟场偷了尸体家人才勉强活下来。 她深思片刻,小心翼翼开口,“要么,女儿替了阿期去?” 身逢乱世,男丁都是登记在册的,冬天一过平城郡郡守便来打了招呼,提醒莫要让阿期藏了逃了,否则他们一家子都得当两脚羊给流民果腹。 她虽是女儿身,但已十六,只是看起来瘦弱得像十二三岁。顶替年少的阿期,足够了。 岂料就听见阿娘重重一声‘呸’,“死丫头说什么胡话呢?阿期是阿爹阿娘的孩子,你便不是?阿爹阿娘能舍了你替了阿期?” “可是,阿娘……”虞薇感动得热泪盈眶,不知该怎么替阿爹阿娘分忧。 阿娘揭了锅,将蒸鸡摔于灶台,“不准再胡思乱想,阿爹阿娘终是有办法的,你先将这鸡送到甲字房。” “哦……” 虞薇乖巧地端着盘子,小心翼翼地踩着木制楼梯上楼。年久失修的楼梯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她的心也咯噔咯噔作响,鸡刚出锅盘子太烫怕摔了,她可赔不起。 好不容易将鸡端至甲字房门口,敲敲门,“爷,您的鸡好了。” 里面的那位爷并不作声,虞薇也习惯了,他是个奇怪的客人。他于三日前入住酒馆,至进门口丢下一块碎银,吩咐每日傍晚送只鸡便再也没出过门。 这三日除了送鸡,虞薇每日早晚都会端来茶水伺候,只看见他盘膝坐床榻闭着眼睛,头发被穿堂风吹乱不理,胡须逐渐覆盖脸庞不管,若不是呼吸仍旧均匀传来,虞薇会觉得他是个死人。 更令虞薇奇怪的是,他明明粗犷的好似山间樵夫,胡子邋遢衣衫破旧,但身上总有股淡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