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9 人力与产量 (第3/3页)
他们的产出也会一落千丈。” 县令是个聪明人,听龙卿这么一说就猜到她的意思,人产出低下,以税收维持生计的朝廷只会越来越穷,多来几次天灾就能亡国了。或许这的确是政策的错误,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朝廷不能不收税。 “可这样的话,还是那句,地方收不上税,如何应急?”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目前大汉并非耕地不足,许多耕地都荒废着,若都能利用起来,则产出提高。” “那得有人才行,你们出身农家,该最清楚一个壮年的耕夫最多能耕几亩地吧。” “一人的确顶天也只能耕个四五亩,但若能搭配耕牛,那么一人一牛就能耕双十往上了。” “牛也不够呀。” “大人听我说完。”龙卿说道:“做什么事都需要人,但现在大部分人都钉在农田上,朝廷对种植的作物还有要求,规定只能种粮食,只有多余的地才能去种别的,普通农户根本没有多余的地,他们只能全部用来种粮食,但粮食伤地,长此以往,良田的亩产都低,更被说中田了。” “亩产低,朝廷为了收上足够的粮食,鼓励越来越多的农夫扑向农田,然人口是固定的,所有人都去种地,产量先不说能不能提上来,没人养牛,因此耕牛的数量总是不够,没人种棉花,因此冬季御寒一直是个问题,没人养牲畜,rou食也不足。时间一长,百姓积贫,朝廷也跟着积贫。” 听到这里,县令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的确是这样的,所有人都去种地,但产量事实上并没有提高多少,反而陷入越来越差的循环。历朝历代总是几世而亡,莫非便是这个原因? “那你们有什么想法?” “实行轮播制,耕地要先养地,种一季的粮食之后要种点豆类,这样可以养地,不然肥力越来越差,即便每年都种,收上来的粮食总量实则还不如轮播的总量。”沈清茗总算找着自己擅长的邻域,对县令道。 “但规定上是不允许的。” “那就是我们找大人的原因,规定是人定的,可以改呀。不仅要实施轮播制,还要把农夫从耕地中释放出来,让他们去养牛。早期兴许会比较困难,但只要牛的数量上来了,那便无需那么多人务农,剩下的人就能腾出手去做别的事。种棉的人多了,御寒就不是问题,畜牧的人多了,rou食也能供应上,研究学问的人多了,百业兴盛,经商的人多了,人们也能过上多姿多彩的生活。” “种棉畜牧还能理解,经商是怎么回事?商人地位低下……” “没有商贩,谁把千里之外的丝绸运过来贩卖?没有商贩,谁能把东西贩卖至远乡他国?”沈清茗倏然肃穆起来:“大人,只有落后与贫穷的国家,才会所有人都在土地上务农。” 最后那句沈清茗不得不说的严重一些,县令听的久久震撼,两村姑的主张竟与朝廷截然相反。为了稳定收上税,皇上恨不得把所有人都钉在农田上,但听了两位村姑另一个角度的剖析,县令却觉得不无道理。 这……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大人?”沈清茗看着这位大人,心头再次打鼓了,生怕县令突然命官吏把她们钩捕当场。 “后生可畏呀!”县令听的脑子云里雾里了,迷迷糊糊的叹道:“行,若这次本官有机会高升,以后会与今上禀明的。” 出人意料的是,县令经过一番思索,竟是还半答应下来。 沈清茗也知道这事急不得,自那日有关慈母的思考后,她对阶级剥削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大家都去种地,明面上是为了保证税收,实则暗地里是维护了士大夫们的利益。在这种制度下,士大夫不仅是身份,更是特权,在特权的加持下制度的先进与落后就不重要了,也无人在意。 平民只会过的越来越差,越差就越卯足了劲想出人头地,跻身士大夫,成就进士及第等光耀门楣的事。然而所有人都想当士大夫,最后的结果就是进一步导致国家难产,因此一个国家的末期,往往都是士大夫占了人口的大部分。沈清茗知道现在她和龙卿不可能撼动这种特权,只能先把工商业释放出来,等人们意识到工商业也能过上好日子,不再卯足了劲出人头地后,再徐徐图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