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纸鹤(百合)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3页)

    

第一章



    在我小时候,黄昏是一天最美的时候。宁静、深邃、浪漫,满目的霞光从天边铺至眼前,红色的光晕打在教室的窗口、长满青草的足球场和路边静静矗立的邮箱上,被染上色彩的云层像是飞天的凤凰,衔来一束束柔和的光色。

    而现在,黄昏是一天最嘈杂、污糟、混乱的时候,各式各样的机械铁壳子在道路上摩擦、碰撞、呵斥,在原地留下一片乌烟瘴气。街边拉起一道道建筑的围墙,不分昼夜地为城市增添新鲜的伤痕。天边也再看不到如画般的彩霞。

    坐在车里,我静静摇起车窗,隔绝掉带着异味的空气。父亲通过后视镜端详起我的动作,顺带在下一个红灯时,默默摇上了另一边的窗户。

    父亲对我的安全叮嘱仍在继续。他的关心确有道理,只是,媒体关于精神病人的报道往往夸大其词、添油加醋,我作为一名实习的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并不会与所谓危险的病人有过多的接触。

    我像是被抛在岸边大气不敢喘的鲑鱼,睁眼便是灰蒙蒙的天,耳内是听了三个月的毫无新意的陈词滥调。即便如此,我仍在父亲停顿的间隙和关切的目光里,轻哼几声示意自己在听。

    终于,在七点一刻时,父亲的领克车驶入了六角亭,也就是江州市赫赫有名的精神卫生中心,我更愿意用它的别称称呼它。

    六角亭因院内一座六边形无斗拱单檐小亭而得名。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漫上火红的檀木,它就那么静静地矗立在住院楼的身边,与那一片灰白拉出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

    所幸天还没有黑下来,我拎起行李站在父亲的身边,听着冗长而枯燥的寒暄,父亲口中称呼的王院长和张主任早早便等在楼下,偶尔接触的眼神中泛起欣慰的弧光。

    我仰头望去,四面的建筑立刻包围了我,阴沉到一丝风都刮不进这个院落,铁门上弥漫着一股从上个世纪遗留下的湿漉漉的铁锈味。我顺着灰白的水管顺着向上看去,所有的窗户隐没在护栏的庇护之下,老旧的、破碎的砖块嵌在暮色下,像葬礼般生机寥寥。

    黑夜固执地向我涌来,正如我固执地缩在父亲的阴影之中,任何鲜明的动静都将引起我狩猎般的警惕——例如三楼窗台边上的那位女人。

    她隔得太远,我看不分明,只有一个模糊而洁白的身影,耳边却响起了一片风铃似的轻盈的鸟啼声。

    我喜欢散文与诗歌里关于女人、关于鸟儿的比喻,更喜欢这位像鸟儿一样安静优雅的女人。

    她隔着栏杆望向我,或是仅仅只是轻描淡写地撇过这边吵闹推攘、故作礼让的一团,带着完全放松的面容,转过一个优美的弧度,将那完美的颈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透过金属窗栏折射过的光晕淌进我的眼里,她干净得像十年前江州的天、江州的水,或是诗人笔下江南烟雨里掩面的桃枝。我忽地觉得,她才不是被圈养在精致牢笼里、为几粒米折腰的金丝雀。

    她在这里,只是因为她愿意。或者说,我才是被圈养起来、没有自由的那个。

    =====

    我被安排在三楼的里侧的办公室,单人单间,被褥和白大褂都是全新的,挂在一拉开就咯吱作响的铁柜里,铁柜后面摆着张小床,不出意外未来两个月我都将躺在这张床上。楼下是食堂,楼上便是王院长和张主任的办公室,听那些与我年纪相仿的护士说,我的办公室位置很不错,过一个月等樱花盛开的时候,花香溢进房间里,不用开窗都能闻到。

    我接过护士手里帮我提着的行李,不重,只有几件衬衣外套和牛仔裤,最重的电脑在我背着的书包里,刚刚父亲伸手想要帮我拿,我实在是不好意思,二十二岁还要被当作小孩,红着脸,跟在年轻护士的身后跑进了楼道。

    房间不用过多收拾,想来听说书记的女儿要来实习的消息后,医院早已派人做过清洁,我甚至怀疑房里除了那件铁柜,其余用品都是全新购置。

    这并非我的本意,去年年底,在为数不多与父亲共进晚餐的时刻,我“通知”他我即将向各大医院递实习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