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4 (第1/2页)
需付工钱的,但徭役也分几种,便是普通百姓服役,也不该动辄呵斥打骂。而此次太子以工代赈,便是想提高百姓们修固河堤的积极性,也可为朝廷和徐州府衙、河道缓解些许压力。倘若不是他们今日出来的突然,且没有知会河道官员,恐怕还不能见到这样的场景。太子越想越是不虞,只是仍然压着郁气,等待去打探消息的侍卫回来反馈再行表态。那小吏不知太子的身份,却不是傻得,小心翼翼地解释道,“小的等如此,乃是因为有些工人偷懒,河堤又急需修固,这才急躁了些……”太子没应声,仍旧面无表情地站在那儿,看堤上堤下的百姓们辛苦忙碌。经希已私下打量过,注意到不远处有一棚子,虽简陋但好歹能避一避雨,便劝道:“殿下,咱们去那边儿等吧。”那小吏一听“殿下”二字,先是呆怔,随后腿一软,跌跪在地,颤抖着嘴唇不知道说什么。太子则是懒得与一个小吏计较,顺着经希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又看了一眼随身保护他的侍卫们,点头应允。小吏不敢上前,却悄悄叫人去通报,太子没有阻拦,站在棚子下,默默注视着河堤。先一步到来的,是去察看的侍卫。“回禀殿下,此处河工的工钱,是每日十文,五日一结,若有怠工则要扣掉相应的工钱。”太子未作表示,经希便怒道:“前些日子殿下和徐州官员们商议工钱的时候,并不是这个酬劳,他们若有难处,大可与太子殿下直言,何必蒙蔽太子殿下?”说“有难处”已是给河道官员面子,其实众人听到侍卫的话,第一反应便是贪腐。每日十文钱并不是大清工人的最低酬劳,当然也绝不算高,但当日太子与徐州官员商议之时,便明确说明,此时须得以工代赈来解燃眉之急,确实无法给百姓一个更高的酬劳。当时定下的每日十五文钱,并且供饭食,乃是以徐州现有情况,共同商议出来的结果,已经达成共识,没想到还有差错。半个时辰后,徐州知府和河道官员匆匆赶来,事有轻重缓急,太子没有立刻发难,只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徐州官员们,道:“尔等有负吾之所托。”徐州官员们纷纷磕头求饶,还有人在喊冤,干活的工人门见此情景,都睁大了眼睛。“日后吾亲自督工,尔等随侍两侧,亲眼看一看大清的百姓,是怎么用双手垒起河堤的!”第236章“张老六,你再说说呗,太子殿下真帮你扶车了?”午间,工人们暂时停工吃饭,一精壮汉子凑近一年轻男子,追问起来。旁边其他人听见,划拉粥的动作下意识降低,纷纷看向那被叫“老六”的男人。张老六咕咚咕咚地喝完碗里的粥,又囫囵个塞下一大口干粮,并不回复。立时便有人催促起来,“你倒是快说啊!卖什么关子!”张老六起初还是不回答,余光扫见有人碰他的板车,立时便放下碗,挥开那人的手,紧张道:“这可是我的传家宝!别碰坏了!”众人纷纷大笑起来,取笑道:“还不是个拉货的板车,你还真当传家宝了!”张老六干脆坐在板车上,仰着脖子理直气壮道:“咋啦?!就是传家宝!要不是下大雨没办法,我非得把板车拉回去供起来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