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30 (第2/2页)
>天子守国门,卫所有什么理由躲在城内?再者,鞑靼全民皆兵,咱们为何不能学呢?等冬日难民再次北上京都,由兵马司出面征召这些难民,只要有一人参加卫所,全家就能由朝廷帮忙移民落户,并享受朝廷开荒土地归私有,十年不纳税的优惠。只要他们家中一直有人当兵打仗,朝廷就一直给予他们全家免除赋税的恩典。如此,既避免游手好闲者聚众生事,朝廷也有了兵源。还可效仿西山,组建孩儿兵团。孩儿兵可免费识字学习军体拳。如此一旦鞑靼偷袭,这些村民即刻变成战士。妇孺们肯定会拼命保证军队的给养,即刻就是全民皆兵。因为鞑靼直接伤害了他们的利益与亲人。他们绝不会袖手旁观,或者应付差事。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种带着血脉纽带的子弟兵出战,几乎都是死战不退,拼死救援,绝不会丢下袍泽。三五年之后,这一批人就能逐渐演变,如鞑靼一般勇猛善战,您就有了一支战力彪悍的军队。”乾元帝面色从开始的宠溺,变成惊喜与激动。这种设想,初听似乎有些玄乎其玄,但是仔细琢磨,并非不可能。第240章乾元帝听进了皇后的建议。这一年冬月开始,果然又有难民上京。询问之下无非是山东发水了,大水过后房屋倒塌了,田地淹没了,粮食减产了。询问有没有领到救济粮,又说领到了。因为家里没有隔夜粮,一点点救济根本无法支撑全家人过冬,还欠了地主的租子,官府的赋税,只好乞讨。顺天府把情况上报给朝廷,这一批难民都是没土地的农民,受了灾减产了,地主的租子没有减少,官府也没有见面赋税。为了什么要上京都?难民说了,听说皇后娘娘招收女官,想把女儿送进宫,得了二十两银子回去交租子与赋税。乾元帝脸上只发红:领了皇后的银子给他交赋税。乾元帝命北城兵马司与顺天府联手安置灾民。这个联手,就是顺天府配合惠民署安置那些不愿意北上的难民。兵马司则安置那些愿意成为军户的难民。小花精没有插手移民安置的事情,却一直在暗中关注。第一天,难民北调不是很受难民追捧。大家都怕上当,也有人担忧北边太冷,受不住。因移民的条件十分优厚,还是有人报名。首先,报名参加者,家人即刻得到安置,前往南苑惠民署的难民营。不说吃好喝好,参军者换上了崭新的棉袄棉裤。家里人也换上了京都善心人捐赠、八成新的棉衣棉裤。第二天开始,报名的人数逐渐多起来。这一批移民开年之后才会北上,这之前,难民也没闲着,男丁参加疏通河道,伐木烧炭,挖煤打煤球。女子则参加军用被服的缝纫。军用被服的缝纫工作也不是很多,优先聘用北上的移民。这也是小花精支持乾元帝移民的一种策略。及至腊月,天气越发寒冷,报名参加北上移民的人数多起来。从三百户,猛增加到八百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