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3 (第2/2页)
草,表面看不出来裂缝了。但是上个月刚测了数据,不适合建桥。”周五一简单一句“不适合”,包含了地质勘测大量的测量分析。律风在院里查看的最新资料里,拥有详细的数据模型。强行架桥完成任务绝无问题,但是裂隙、危岩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乌雀山大桥项目迟迟没有开工,甚至搁置了起来,清晰的表明了工程师们对这座大桥的态度。他们不想敷衍了事,而是想建造出符合100年到120年使用标准、对得起国家名号的合格桥梁。也许是体会过攀登高山的辛苦,此时他们平地踩着坑坑洼洼的碎石河滩,都悠闲惬意得像在游玩。喜欢抱怨的钱旭阳,嘻嘻哈哈跟钟珂在后面聊天。周五一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他们搭话,气氛难得和谐,律风却格外沉默。走过了四个方案地点,他完全了解了乌雀山的状况。方案一属于挑战极限式选址,高度超过600米,必须建设盘山公路,可优势在于两岸岩体夯实,一旦建成,就能成为进藏最快高速路线上的桥梁。方案二则是方案一的备选,在接近的地方挑出了较低的山峰,绕了一些远路,然而,它的高低落差接近400米,仍是不小的建设挑战。方案三、方案四属于常规模式选址,桥梁横跨浅滩,十几公里外就是高速,稍稍绕道就能横穿乌雀山峡谷,虽然不是进藏最短距离,但是安全平稳、适合架桥。可惜,两年前出现的地震断层带,成为了这两个方案真正的技术难题。“小风,干嘛愁眉苦脸。”律风闻声转头,眉峰带着散不去的深痕。他见到殷以乔温柔神情,不禁勾起一丝自嘲的笑意。他说:“因为,我来之前以为,实地看看乌雀山大桥的选址方案,一定会有新的想法。现在看来,是我太天真了。”天真的以为,自己没办法通过资料给出的数据解决问题,仅仅是缺乏实地勘察。等到他实地勘察了,才发现——经验丰富的桥梁工程师们无法攻克的难题,他一个半路转行的门外汉,恐怕得多花上几年时间,才能有想象中的进展。殷以乔对乌雀山大桥项目并不了然,这两天听了他们聊了不少内容。他说:“不是还有一个建桥的地方吗?看完再失望也不迟。”律风叹息一声,“方案五……更不可能建成大桥了。”方案五的地点,比前面任何一个方案,都要偏远。它绕行山脉接近两百六十公里,在那里建桥,仅仅缩短了藏区到内地半小时的时间,说不上什么最佳建桥地点。自从地震之后,建设集团依照方案五的规划,又绕行了几十公里,以最少的成本,重新建出了新的高速通道。两年时间,那条新高速已经成为往来藏区的司机,惯常选择的通路。但是,并没有真正缩短什么距离。乌雀山,仍旧需要一座横贯两岸的桥梁。他们不用耗费多少体力,开着车,顺着宽敞平坦的高速路,很快就到达了乌雀山大桥方案五的选址。平缓坦荡的矮峰,简便易行的道路。只要桥梁分院愿意,不出半年,这里就能架起一座名为乌雀山的大桥,毫无技术难度,立刻完成任务。“你看。”律风叹息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