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5 (第1/2页)
年的丰收祭有何看法?”皇帝问道。“一切全凭父皇吩咐。”太子起身,恭敬的回了话。“儿臣浅见,往昔的丰收祭,有母后cao办,一切皆是妥当。想是无大碍,巡了旧例即可。”太子又是补充了话。算是补充了他的建议。皇帝听了。轻轻点头。对于这一个答案,皇帝似乎心中早有猜测。他的目光一转,又是望向玉荣,说道:“太子的话在理,梓橦,今年又要你辛苦了。”“皆是本份,圣上妙赞了。”玉荣笑着回了话。对于丰收祭,这等给她添了声名的事情。她当然不会拒绝的。“太子,朕这里有些奏本,你且拿去观摩。你还年青,还需要多攒些资历。朕有意来年你在各部历练一二。”正统帝又是开口,提了一事。去各部历练,自然就是给太子开了后门。一旦得了这等机会,太子自然就是可以收揽人心。不过,能收揽多少?这要看太子的各人魅力。“儿臣谨尊父皇教诲。”太子恭敬的再回话。然后,太子自去忙碌。太子一离开。皇帝的目光,便是挪了位置。他望着玉荣,笑道:“今个儿,梓橦有何感想?”“大朝会上,倒是解决不得实事。”玉荣给了一个答案。“是啊。”正统帝笑道:“好在一月也就两次大朝会。”对于大朝会的效率低,没什么成果。皇帝有心里准备的。“这些辅臣,梓橦也是见过了。可有何等感想?”皇帝又是问道。“皆是社稷之臣。”玉荣想了想,这般回道。正统帝听后,哈哈大笑。笑过后,收敛了笑容。“彼辈身居高位,可惜,不是人人都跟朕一条心。倒是在富贵面前,老而不死,是为贼矣。”皇帝对于这些辅臣,那是印象不怎么好的。哪怕是他的亲舅舅,慕容国舅也如此的。毕竟,彼辈在高位太久了。这下面一群的势力。这让皇帝不舒坦。哪怕朝中,皇帝努力安插人手。那又如何?一个朝廷想运行好,得多少的臣子。皇帝再是安插,也只能在要紧处,那是添了心腹。彼辈经营久的辅臣,那是盘根错结。有时候,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然,在利益面前时,一定划分很清楚的。跟利益有关,父子亲人,也得算一个清楚。特别是政治上,还要讲一个立场的。立场不同。那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圣上高寿,千秋万福。彼辈臣子,皆是在圣上的掌中。”玉荣笑着回了话。正统帝的权利还是挺稳的。京都兵权在手,天下的藩王就是被削平。没谁真不涨了眼睛。一个皇权,在治州安稳的情况下。天下的百姓也算得能混一个太平日子。这般情况下,就是一个治世。至于说盛世,嗯,那有差距。当然,若是有笔杆子给皇帝吹捧了。可能,也能吹一个盛世出来。只是,真与假,那是仁者见仁的事情。“圣上,有一事,在我这心中良久。以往,我是迟矣,怕牵扯甚重。如今倒是觉得是好时机,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