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7 (第1/2页)
篇古代散文,她花半个月就认认真真看完了,都是mama帮她用铅笔圈出来的,以后上中学要学的必读篇幅,可她读过几遍也就兴致缺缺,她最喜欢的还是这篇。第一遍,她只是当历史故事来欣赏,尤其“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的名句,她能读好几遍,甚至默默的嚼碎在嘴里,咽进心里,写作业的时候忽然顺其自然就能引用出来。嗯,语文老师一时半会儿还不知道她从哪儿引用的。第二遍,她会去搞清楚里头的“魏国公”“晋国公”“懿敏公”是何许人也,生平事迹如何,有没有什么代表着作,她当拓展性故事书来读。第三遍,她开始真正思考苏轼想要阐述的家风家教,因果报应关系……嗯,虽然有些地方她还是不太懂,但mama说了,她年纪还小,不太懂也没关系,思考过就行,不必要太在意结果。“作业写完了?”忽然,那位花白头发的伯伯不知什么时候来到她的身后,笑眯眯的问。“是的。”哼,我知道你们是来找我爸爸麻烦的。老人嘴边的纹路有点深,他看了看桌上摊开的书,“你看得懂吗?”“看不懂,可我当故事书看呀。”小地精在心里撅着嘴,可面上不能带出来,因为这些都是来找麻烦的人。老人又笑了,“哦?那你说说,最喜欢哪个故事呀?”“这个。”老人更吃惊了,他刚来查顾学章,他闺女就在他面前看三槐堂,要说不是大人教的,他还真不怎么信。因为这丫头看着憨憨厚厚的,比别的十三四岁的姑娘还老实和幼稚,再联系她的年纪,怎么可能看得懂这么生涩的古文?就是他,也是人到中年才能读懂苏轼的文章。顾学章教孩子在他跟前这样表现,未免有点班门弄斧。他唇边的纹路浅了两分,“那你说说,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于是,幺妹哒哒哒把三槐堂的故事说了,这是山西王氏一族的祠堂,当年先祖王佑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待人至信至义,可惜因为性格太过直爽容易得罪人,虽功绩伟岸,却始终未当上最让人敬佩的宰相。晚年时期在祠堂亲手种下三棵槐树,寓意将来子孙后代中必有位列三公之辈,后人常用来形容先人积善成德,子孙方能福运绵绵的因果规律。她口齿伶俐,娓娓道来。虽然不是特别明白这种因果关系的内在成因,但她知道,一个人只要做好事,做好人,他的子孙后代就能得到福报,就能幸福。就像奶奶说的,她这只小福星能够出生在崔家,就是因为崔家祖先做了好事儿,许多好事儿!“善恶之报,至于子孙……是这个意思吧?”老人笑眯眯的,他没想到,这丫头居然真能看懂!“对呀,我爸爸做好事,还把做好事的优良传统延续下来,所以我也是个好人。”她吐了吐舌头,很不好意思的补充一句,“所以呀,伯伯你看我是好人,我爸爸肯定也是好人的呀!”老人哈哈大笑,小丫头,在他跟前还想上眼药呢?可就是这份笨拙纯真的心,才是最感人的。如果她说得滴水不漏,不着痕迹,那才是最可怕的。这样一会儿聪明,一会儿原形毕露,才是孩子该有的原始的纯真。看得出来,虽然不是亲生的,可父女俩感情不错。“那我问你,你爸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