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08 (第1/2页)
只是为了和农民同志证明,种植药材是可以赚钱的,而且比种植粮食多。所以种多种少影响也不大。徐书记这边暂时算是第一阶段任务完成了,浑身轻松的从基层回来,还特意来找苏青玉喝茶。苏青玉则在看报表,看到徐书记高兴的样子,就道,“恭喜书记提前完成任务了。”徐书记谦虚,“也是多亏大家的配合,这不是还有你之前做的成果做案列吗?”苏青玉道,“徐书记也是亲自下基层鼓励同志们,也是很大的贡献啊。”因为信息的闭塞,哪怕干部们宣传青山赚钱了,很多老百姓依然不相信。徐书记就直接去了一些乡镇演讲。拿出自己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边州人的身份来担保这件事儿。倒是对后期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苏青玉很钦佩的地方。能够做到这个地步,那也是把老百姓实实在在放在心上的。徐书记听到苏青玉提起这事儿,这会儿心里还有些不好意思,同时夹杂着些许的骄傲。他笑着摆手,“应该的,应该的。然后问道,“对了,你这边工作怎么样?”“教育方面还在继续做思想工作,离九月份开学还有点时间。至于我这边销售培训方面,第一阶段培训也差不多完成了,明天就要出去一批人了。今天都在中草药管理局□□呢。这样方便他们出去办事。”“明天就出去了?”徐书记感兴趣道,“多少人?”“出去一些临时出现变化的,第一批人有282人。分别去往全国各地。至于地点,他们自己选的,我们没干涉。”“两百多个人一起出去,这也算是很壮观啊。”徐书记心生向往,“明天我也去看看。”苏青玉笑道,“行,您去。我就不去了,上次被认出来了。我怕这次去了又认出来,耽误他们办正事。”……这会儿,边州的各县和城区参与药材销售项目的人们也在开始收拾行囊,查看全国地图。票已经通过政府买好了,现在就差做攻略了。给他们上课的老师说了,出去之前一定要做好出行线路,可不能一到外地就迷路了。好些人还是这辈子第一次离开边州的范围,心里紧张忐忑。棚户区里,李学文也在认真的做着出行路线规划。为了这次出行,他给自己多年不曾联系的知青友人写了信,请求对方给他寄一份当地的地图,以及行车路线。也是通过这次,改变了一些他的观念。以前他觉得自己过的窝囊,没脸和那些朋友们联系,导致许多年来,渐渐就没了朋友。过的更加窝囊。这次迫不得己联系之后,获得了帮助,他发现所谓的有脸没脸都是自己瞎想的。这些朋友都是宝贵的人生资源,自己竟然糊里糊涂的自己就给疏远了,真是亏大了。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对不起亲们。最近太忙了。忙着练车,忙着搬家。每天早出晚归,感觉累得慌,一回来就趴下睡着了。昨晚都没来得及请假。么么哒,附上青玉简历一份。苏青玉履历:苏青玉1958年6月2日生。1975年8月-1977年12月,华南省宁安县苏家屯生产大队插队做知青,先后担任厂长兼任校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