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8 (第1/2页)
华这个学生的行为,也让他有了危机感。如今才刚打开了一个国门,就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首长家的儿媳妇。这要是未来彻底打开国门呢?他可知道,中央最近已经在往这方面发展了。过不了几个月的事情了。作为教育界的人,都比较重视年轻人思想教育方面的问题。国家要培养人才,也是想留住人才啊。要不然,自家的好苗子培养出来了,离开了,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于是金校长决定将这篇文章宣传出去。一方面为京大正名,京大并不是都是如同林佳华那样崇洋媚外的学生,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这篇文章,看懂上面的思想。他很想告诉这些年轻学生们,“孩子们,国外好不好,和你们没关系,可国内好不好,取决你们的决定啊。”有京大这边负责投稿人,再加上文章的立意与如今的社会环境有些关系,国家也确实要宣传爱国思想,也要防止开放之后出现的各种情况,所以这稿子很快就登上了全国报。并且给的版面还很不错。京大,经济学系,经济学一班苏青玉的名字,也传遍了全国。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十点半见。第204章这文章在社会也带了点水花。年纪大的,对国家十分有归宿感的老一辈们看着报纸,哼哼两声,“外国有什么好的,以前洋鬼子在咱们国家不把我们当人看了,还大搞租界,一个个和大爷一样。好不容易送走了,咱还上赶着去找气受?咱现在可都当家做主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老话还是不错的。”“反正我家孩子以后肯定不能出国,我养的孩子,可不是给外国人培养的。送他念书干啥啊,那不也是为了有出息吗?你有出息跑国外去了,那不是白搭吗?”“大学生包分配,以后吃商品粮,捧着铁饭碗,坐办公室,还有啥不满的。听说国外人可瞧不起在哪,没准去了外面也坐不上办公室。”“坐不坐办公室的咱也不知道,就怕去了外面受人欺负了,也没个地方讲理。人家在我们国家都不平等对待,去了人家地盘还有什么指望?”至于年轻人们,也引起了一点思考。出国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遥远的,甚至从来都没想过的事情。苏青玉这篇文章出来之前,倒是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出国。出来之后呢,他们倒是开始想象了,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有选择,到底是会选择在国内生活,还是在国外生活。他们发现,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啊。因为这基本上代表着要抛弃自己在国内的一切了。亲人朋友,学业事业。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从头开始。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抛弃这一切去国外,有必要吗?和这文章里说的一样,建设好了,那也不是咱自己的祖国啊。咱牺牲这么大,辛辛苦苦白跑一趟,结果给别人做嫁衣了。人家这些国家发展好了,回头可能还要因此瞧不起他们这些华国人。顶多是吃得好点,喝的好点,可能住的也好点。可这也不是十分重要。胃口也就那么大,个头也就那么高,吃不了几口rou,也穿不了几尺布。至于住房,自己都是大学生了,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