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52 (第2/2页)
己所用的人都不能随意选择的单位,太没自主权了。苏青玉道,“康先生,您有所不知,这些工人们都是在建国初期为祖国建设大爷挥洒汗水的。我们的国家不会忘记每一个功臣。就如同康先生你们愿意回来搞建设,国家就非常重视。也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一样。”康先生点点头。华国确实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国家,和美国那种纸看重利益的国家区别还是很大的。苏青玉又笑道,“而且这种聘用模式也有助于留住人才,都是干了几十年的工人,跳槽会损失很大。而让他们终身制聘用,也增加了员工归宿感。我们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取得的成绩也都是靠着他们不遗余力的努力。”康老年生道,“华国的工人确实是我见过的,最勤劳的工人。”苏青玉笑了起来。旁边小康先生无聊的不得了。特别是看苏青玉一直在和他父亲谈话,他越发觉得华国的女士很没有意思。参观的路上,有了苏青玉这么个对单位了解很清楚的翻译,康先生可谓十分满意。他觉得这翻译作为翻译的用处并不是很重要,但是作为百事通倒是挺合适的。对于他们这种对华国不是很了解的人士有些帮助。他甚至想聘用苏青玉为她工作。也隐晦的和苏青玉提了提。毕竟他要在华国投资,肯定也是要在华国招聘人的。眼前这位也是华国高等学府出来的,会讲外语,也对华国经济很了解,很适合他们这种跨国投资工作。苏青玉一听,笑道,“很抱歉,我目前还担任着我们生产队大队书记的职位。不能接受您的聘用。不过您如果有需要协助的地方,我一定会不遗余力的为您提供帮助。”康老先生倒也没多失望。人才还是很多的,这个不行再碰下一个。他问道,“生产大队是什么意思?”苏青玉道,“嗯,就是村庄。”康老先生惊讶,“你这样的高等学府出来的学生,去管理村庄?”苏青玉道,“我们国家对农村建设是很重视的,早在之前很多年开始就安排知识分子下乡支援农村建设了。”“……你们也愿意去?”苏青玉面不改色,“当然,我们很多的青年同志们甚至去了边疆搞建设。我们愿意为了祖国建设奉献终身。”小康先生:“……”天啊,华国的年轻人都是这样吗?太可怕了。康老先生一瞬间也不适应,心里突然莫名的,对自己心里之前的想法还有些心虚。在祖国,所有人都在为了建设大业而努力。而他们却抱着不纯的心思回国。当然,他也更放心在这里进行投资了,有这样的社会环境,他的儿子也不会被人当一块rou给吃掉了。苏青玉道,“要不等会议结束了,我带你四处走走,看看我们华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康先生自己也是有这个计划的,听到苏青玉提出来了,就答应了。下午参观结束,大家也各自回去休息。康老年生却邀请了苏青玉吃饭。因为觉得她的工作很不错。苏青玉很遗憾道,“我正想和您道别,因为明天开始,我无法为您工作了。”康老先生道,“为什么?”“嗯,可能领导们有其他的考虑,要安排更优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