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彼处水如酒 (第1/3页)
彼处水如酒
成为女高了。
开学第一天,当然是新生自我介绍。所有人脸上都是干劲,看得我很累。
本科毕业,我才在精神卫生中心诊断出AS,以及共病ADHD。
我不能长时集中注意力,保持专注地完成任务。
后来才知道,高中后两年,我已经罹患非常严重的抑郁和焦虑。那时我的脾气阴晴不定,体重暴增快二十斤。
好在这三年的确玩得不错。
我妈在校外租了房,一个小套间,所以我基本独居。
那会儿,简中互联网正好蓬勃发展。
贴吧、微博、豆瓣、B站。
我用贴吧比较多,方便找到同个兴趣圈子的人。
然后接触到许多事物:网文、宅腐、配音、翻唱、手写、古风之类。
每天回家就拿iPad刷帖子。
那时候用微博的人不多,也没有什么超话广场厕所。
还有功能类似摇一摇,新注册的微博用户可以和随机用户互关。
我摇了上百人,应该都是真人。
也和班里十来位同学互关,不过那时候用空间比较多,没什么人在微博说话。
贴吧需要签到、水帖、拿经验,我等级最高的是「爱所以存在」和「瓶邪」。
耽美文化应该就是那时开始盛行的。
其实我到现在也从不嗑cp,AS可能都不太理解这种乐趣,那会儿只当找个还算小众的新奇爱好。
我投入比较多的,应该是配音、翻唱、手写和古风。
那时候都不嫌弃,反正背点矫饰的文字就当积累作文素材。
我习过传统书画,所以字写得还行,然后比较鸡贼地用类似中文的笔法写日文,成功混进了一个还算大的手写团队,成为难得的中日英三栖选手。
中考后的暑假,我翻了翻IAMPETH,决定练习最花里胡哨的一种字体,Business Penmanship。
斥巨资买了些蘸水笔、笔尖、墨水,还有几摞盗版教材。
结果大意了,没想到英文书法不比汉语简单,我很快就开始受不了枯燥的重复画圈,转而乱写。
偶尔换到Gothic,偶尔也勾两笔EP和ES。
直到现在,我的英文书写也乱七八糟,但是那会儿糊弄(应该是中学生们搞的)手写群友还是够的。
所以有天,突然有人cue到我,说我能和你换片吗?
我问,什么换片,换什么片?
她说,明信片啊!
我赶紧百度。
哦,写信,挺浪漫的。
我说,好啊,还有人想换吗?
那时点进明信片吧,都是征集笔友的帖子,楼主一般会发点样片。
那时大家确实比较单纯简单,搁现在我肯定不敢在网上给生人发住址。
不过我留的都是学校地址,因为我所租的精致公寓不提供信箱。
于是我发了第一个征集帖,拍了几张写好的明信片照片,中英都有。
回复意料之外的多。
我感到忙不过来,赶紧补充一句,回复请带样片。
我盘算着,我寄美美的片出去,要是收回的都是蚯蚓爬行的丑字,挺亏。
从评论来看,玩贴吧的确实基本都是小孩,于是我又到豆瓣发帖。
毕竟文青聚集地。
那三年内,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以及几名海外笔友都交换过明信片,现在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